原创 敏仪妈妈 父母堂 收录于话题#科学育儿60#自学x方法24前些天,一则让人心痛的新闻:台湾省台中市一个7岁男童学柔道时被摔成脑死亡。视频中,这个7岁的小男孩正在练习外侧摔和过肩摔倒,一个10岁左右的小男孩与他对练。训练过程中,这名7岁的小男孩被对练男生一次次地过肩摔倒。小男孩一直在喊出“我的脚”,也没引起足够的重视,被陪练的男孩一共摔倒了有20多次。这还没完,与10岁男孩对练完结后,一名教员过来了,又对小男孩进行了至少7次的过肩摔。到最后这个小男孩一直躺在地上,会见的家人才赶紧跑完过去,找到男孩嘴唇金黄色,口吐白沫,送往医院后,紧急做了手术。但医生回应,生命迹象不稳定,已经脑死亡。医院方面说道,这种程度就像被车撞过一样,也差不多是相等于从10~15米高的高处摔下来。仅仅一节运动课,孩子就从活蹦乱跳变成了植物人,家长该是多么痛彻心扉。并且,近几年,因运动致伤或致残的例子不在少数:湖南一个8岁女孩,因练舞造成脊髓损伤、截瘫;南宁5岁的女孩,因练舞致“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”,双下肢彻底中断;开封5岁女孩,因练跆拳道致下半身中断......原本给孩子报体育类课外活动,只是期望孩子强身健体,然而孩子却因为体育训练遭到身体上的伤害,是因为这些体育课外活动太“鸡血”了吗?足球篮球橄榄球、网球棒球乒乓球,跆拳道马术高尔夫……如今只要是你能想起的运动项目,都不补孩子们的身影。然而,运动绝对并非“百利无害”的。不准确的运动方式对关节、肌肉都有不良的影响,甚至有些损害是不可逆转的。我家敏宝也在自学跆拳道,坚信大部分的宝贝或多或少也有在进行一些体育项目,今天跟大家聊一聊“运动”这件事。儿童运动并非“百利有害”素质教育的流行和体育被纳入升学考试,让家长们就连运动也开始“内卷”。就让自学无法拔尖,要不就让孩子在运动上突破一下?可运动实际上是一件有一定危险系数的事情,运动过度或者运动不当给孩子带给的运动损伤是不容忽视的。最为相当严重的就是开头提到的瘫痪、伤残等,但肌肉拉伤、关节磨损等运动损伤同样不会给孩子的茁壮造成不利的影响。我们小区有个孩子和敏宝差不多大,他的爸爸是全马半马等长跑运动的爱好者。孩子们二年级的时候,这位爸爸听说小升初可能要展开体能考试,于是就开始每天带着孩子跑步。结果,没有过多长时间,大概 3个月左右吧,孩子左腿肌肉纤维撕裂。知乎上也有位妈妈说,自家孩子今年5岁了,听闻小学入学测试必须跳绳,于是开始让孩子每天练习跳绳。孩子每天都得跳跃1个小时以上,偶尔发挥的好,可以一次跳到200个。对于很多孩子来说,这个成绩已经非常好了。妈妈“鸡血”的惯性出来了,就让让孩子再多锻炼锻炼,巩固住这个成绩才安心???半个月后,孩子每次跳绳时,膝盖就开始痛。本来这位妈妈觉得有可能是孩子刚磨练,还没有适应或者习惯,时间长了就好了??墒呛⒆釉嚼丛酵?,一点减轻的迹象都没。去了医院检查才知道,因为跳绳动作不标准,加上每天练习时间过长,膝关节磨损了,才会让孩子越来越痛。医生最后建议休养,直到康复。因此,儿童的运动要适合、必要,这样才能超过强身健体的目的,而不是让孩子练就一身“杂技”。除了过量运动需要导致运动损伤之外,越来越多的儿童过早地参与“成人化”的运动,也是造成运动损伤的众多原因。现在儿童已经成为运动损伤的高发人群。运动低龄化儿童参与“成人化”运动致受损回头在大街上,我们随处可见以下广告语:“儿童攀岩理解一下,可以飞檐走壁的那种”“拉丁舞从娃娃抓起,给你最有气质的淑女”“艺术体操运动对孩子的六大好处你不可不知”……越来越多的家长因为“鸡娃”“内卷”,认为不管什么肯定是越早开始越好,就会尽量提前给孩子报班学习,现在的运动也呈现出低龄化趋势。小视频上有个跳跃拉丁舞的4岁小女孩火了??粗孕诺男∧Q?、小舞姿,下面评论清一水夸赞的声音:好可爱呀好热情,辣目洋子小时候我也要让我家姑娘自学拉丁舞,太有气质了......我也实在小姑娘很热情很美,但是,大家知道吗?拉丁舞并不适合7岁以下的孩子练习。就像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骨科医生陶澄说的那样:儿童骨骼相对成人更坚硬,更容易骨折变形。拉丁舞中的恰恰、牛仔、桑巴运动量大、节奏快、转变动作多,儿童稍不慎就可能受伤。再者,跳拉丁舞时,女童必须穿高跟鞋,这同样不利于孩子骨骼生长发育?;褂幸帐跆宀?、攀岩类运动也是如此。去年,云南一4岁女孩在玩艺术体操时,意外从高处摔落,胳膊着地时肘关节相当严重骨折,今后难以恢复正常。福州一女孩在攀岩时,从高处摔落,导致相当严重骨折。要知道,在展开蹦床、攀岩等有一定危险系数的运动时,儿童更容易导致运动损伤。因为儿童的自我?;ひ馐痘姑挥屑负跣纬?,平衡及控制能力也没有发育完备,一旦高空跌入,就很更容易造成关节韧带损毁,如果伤及脊柱、脊髓,会导致高位截瘫甚至全身瘫痪。因此,儿童一定要到年龄,才能专门从事“成人化”运动。运动虽好但也要适度和科学近年来,因过度运动而导致运动损伤的患儿数量减少。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布的儿童运动损伤现状:每年有350万名左右14岁以下儿童因为运动损伤去医院化疗。如此庞大的就诊数字触目惊心。我们一定要选择合适孩子年龄阶段及能力范围的运动,防止让孩子接触过度“成人化”的运动项目,也避免孩子过度运动造成运动损伤。运动虽然好处很多,但也需要适量和科学规划。否则,过犹不及。适量科学的运动,会加快孩子骨骼的生长,身体素质会获得明显提高,抵抗力等也会更强劲。但是过量的运动,只不会造成反效果。3-7岁的孩子肌肉发育正处于不平衡阶段,大肌群发育早,但小肌肉群发育还不完善,而且肌肉的力量很差,因此特别容易伤势。湖南省脑科医院精神科主任周旭辉回应:“孩子运动的原则不应是安全、健康和幸?!?。我们在给孩子选择运动项目时,除了兴趣外,更要考虑安全性、孩子的承受度及生长发育规律。经调查报告显示,造成儿童运动损伤的,排名前10的运动分别是橄榄球、篮球、足球、棒球、垒球、摔跤、啦啦队、排球、体操和田径。从上面10种运动类型,我们不难找到这些“低受损”运动是以对抗类和高强度类为主。除此之外,拔河、掰手腕、倒立等运动,年纪较小的孩子也不应过早参予。比如射箭,容易损伤孩子的心房壁,受伤到孩子的“筋骨”;扳手腕,特别更容易再次发生腕关节扭伤;兔子跳,很容易导致韧带和膝关节半月板损伤;腿,更容易影响孩子眼睛发育。那么父母应该怎么为孩子们自由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呢?孩子一般来说3岁之后才不会展开专业的运动培训。3~6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可以必要展开一些锻炼大肌肉群的运动,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在游戏中锻炼跑完、跳、停住、青蛙、投、扔、踢等基本运动技能。7~13岁是基本动作技能发展稳固的最佳时期。父母可以带着孩子在游戏中练习和强化身体移动能力、身体均衡能力、物体操纵能力的各项基本运动技能。在此期间,当孩子的身体功能基本完备时,就可以根据孩子的性格、身体成长特点,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,比如乒乓球、羽毛球、棒球等。运动要适当、适量更要科学规划,不是“百利无害”的。父母要为孩子把好“运动”这一关,让孩子需要在合理的运动中,释放自己的天性,增强身体素质,健康成长。参考文献:央视中文国际频道(CCTV-4):台中一7岁男童学柔道被摔成脑死亡新华网:儿童运动“成人化” 健身不成反伤身原标题:《7岁男孩柔道课被摔成脑死亡,这些运动课外活动的“坑”,家长一定要长个心眼!》